当前位置:首页 > 长江概况 > 人文长江

吴韵汉风

2006-11-03  来源:365bet网上娱乐场网

这只是形象表达江苏文化的一种说法,并不能囊括江苏之美而全。江苏─南北差异明显,风情与韵味各异。江南以苏州为代表,是吴文化圈,吴侬软语、苏州评弹、还有昆曲是最典型文化表现形式;江北以徐州为代表,语言和人文环境又完全不同,京剧《霸王别姬》、琵琶曲《十面埋伏》,还有话剧《大风歌》─最能代表它的风格。而南北交界的省会南京,又有着独特的气质。因枕长江之险以及"虎踞龙蟠"之地势,这里成了十代王朝争夺的对象,屡次惨遭毁灭性打击。令人奇怪的是,她总是能从废墟上重新站起来,开始新的生活,焕发出蓬勃生机。站在世界上中世纪最大的明南京古城墙上,看历史风起云涌,壮怀激烈,仿佛依然闻得到硝烟气味。不信您到大商场内转一圈,立刻就会看到南北各路商家在这里激战的场面,那一份惊心动魄,决不亚于当年......

民族乐器与区域文化江苏悠久的历史与文化,使得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在此地区十分流行,与此相对应的民族乐器也非常盛行。

南京的埙和箫

我国古老而原始的吹奏乐器,多用陶制,故称陶埙,亦有用石、骨或象牙制成的,属古代八音中的土类。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单孔陶埙,距今约7000年,是最早的遗存实物。埙的形制,一般呈平底锐上,形如秤锤,亦有球形或椭圆形等数种。音孔一至三五个不等。埙音色很优美,口风的俯仰缓急与滑音变化是埙一大特色,此外顿、颤、吟、滚等音也均能从埙奏出。

埙一度在乐坛消失,南京的民族音乐工作者几经挖掘,终于使这一古老的乐器重现光明。他们在"金陵乐府"进行民乐演奏时,陶埙独奏、因埙形制古特,音色幽美而倍受海外游人的青睐。

古代管乐器。本指排箫,其历史悠久。《风俗通》云:"舜作箫,其形参差,以象凤翼。"由许多长短不同的竹管直排而成,形像飞鸟张开的翅膀。排箫长短不齐,吹奏出的声音高低不齐,长者浊、短者清。现今所谓单管的洞箫,相传原出于羌中,汉时称笛或羌笛,最初仅四音孔,约公元前一世纪传至黄河流域,并增加一孔。后经改进,发展成六孔,正面五孔,背后一孔,上端开一吹孔,音色清幽,用于独奏或合奏。

扬州的古筝和古琴

扬州的古筝和古琴演奏均得到很好的继承与弘扬,器乐多时,上百架古琴或古筝同台合奏,气势雄浑,大气磅礴。

古筝

拨弦乐器。春秋战国时已流行于秦地,故又名秦筝。《说文通训定声》:"筝,古五弦,施于竹,如筑。秦蒙恬改为十二弦,变形如瑟,易竹以木。唐以后加十三弦。"后经改革,增至十八弦、二十一弦、二十五弦等,能转十二个调。传统演奏手法是用右手大、食、中三指弹弦,以左手食、中指或中、无名指按弦,以取得弦音的变化。现已发展为双手均可弹奏,表现力更为丰富。用于独奏、伴奏和合奏。

古琴

拨弦乐器,亦称"七弦琴"。周代已有,并改上古五弦为七弦,常与瑟合奏,用于伴奏。琴面标志泛音位置及音位的徽,始于周,定型于汉。全弦凡十三徽,每徽一音。琴身为狭长型木质音箱,长约110厘米,琴头宽约17厘米,琴尾宽约13厘米。面板用梧桐木或杉木制成,底板用梓木制成,开有大小不同的"凤沼"、"龙池"两出音孔。拨弦法有内、外之别,并且用装饰音如滑音、揉音、涟音与滑奏。音域较宽,音色变化丰 富。东汉蔡邕《琴操》云:"昔伏羲氏作琴,所以御邪僻,防心淫,以修身理性,反其天真也。"古人把琴看作是表征道德的乐器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,形成了独特的演奏艺术和各具特色的各种流派。

江苏的扬州、南京、苏州、常熟均有古琴学社,琴艺切磋经年不衰。

苏州的琵琶和三弦

评弹为苏州著名的曲艺项目,其伴奏的乐器主要是琵琶和三弦。

琵琶

拨弦乐器,初名批把。汉代刘熙《释名?释乐器》:"批把本出于胡中,马上所鼓也。推手前曰批,引手却曰把,象其鼓时,因以为名也。"

秦时已有长柄皮面圆形音箱的琵琶,名曰"弦鼗"秦汉以来不断改进,发展为阮咸、秦琴、三弦、月琴等多种形制,其共同特点为:圆形直颈,宋以前统称琵琶。琵琶颈与面板上设"相"和"品",张四弦,按四五度关系定弦。演奏方法改原横抱为竖抱,改原用拨子弹奏为五手指弹奏,技法日趋丰富,成为独奏、弹奏和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。近代通行的琵琶为四相十三品,后经改革,增至六相二十三(四)品,能奏所有伴音。

三弦

又称"弦子",拨弦乐器。由秦代的"拨鼗"发展而来。"三弦"名称初见于明代文献。近世常用者简为木刻,两面蒙蟒皮,柄长而无品,弦张

三根,分大小三弦,小三弦盛行于江南,用以伴奏弹词及丝竹合奏。

无锡的二胡

拉弦乐器,胡琴的一种,元代时始见于书籍记载。琴杆上部有木轸,下部有琴筒,蒙蛇皮、蟒皮、薄木板等作共鸣膜,膜上置马,左手按弦,右手持马尾弓拉奏。明末以后,广泛应用于戏曲伴奏和乐器合奏。二胡系用二弦,按五度关系定弦,音色柔和优美。

一曲委婉动听的《二泉映月》,使得无锡的二胡也身价倍增。

连云港孔望山摩崖石刻

孔望山,相传因孔子登此山观海而得名。唐时称龙兴山,南宋时在这里戍守防金,又称巡望山。

孔望山西南山麓1980年发现轰动我国史学界、考古学界东汉年间的孔望山摩崖石刻,被视为国宝级的重大发现,对于我国的佛教史、美术史、外交史的研究,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。

依山势高低凿成的孔望山摩崖造像,整个画面东西长15.6米,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,刻有各具神态以佛教造像为主的人物110多个,最大

的造像1.54米,最小的头像仅10厘米。距摩崖石刻不远处,有一只圆雕石刻大象,耳阔体肥,四肢健壮,长6.75米,高2.2米,象身还雕有手持象钩、脚戴镣铐的象奴,并镌有"象石"隶书题勒,此系目前我国发现的东汉时期最大的圆雕石刻,石象南还有与此同时期的石雕镇海蛙,均为我国珍贵的石刻艺术珍品。

龙洞庵摩崖石刻

龙洞庵座落在孔望山东侧,四周苍松翠柏,绿意盎然,山色古幽而峻美。龙洞庵后、两侧和龙洞周围,石刻罗列,镌满宋、元、明、清诸代题刻近30方,隶、篆、草、行,各臻其妙,堪谓:"墨汁流清砚,书香生绿莎",这些石刻,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,亦是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资料。

郁林观摩崖石刻

郁林观摩崖石刻座落于云台山麓大村水库附近,北倚青山,面对古塔,风景清幽,志书称此地为"东海云台第一胜境"。

郁林观虽已倾圯,但周围山崖上,遍布唐、宋、明、清历代诗词题勒,书体各异,琳琅满目,其中犹以唐隶宋篆为珍贵,堪称我国书法宝库中的珍品。

唐隶即《郁林观东崖壁纪》,刻于唐开元七年(719),海州司马崔惟怦之子崔逸拟文,书、刻无款,碑刻高2米,宽3.8米,共357字,字径3寸,用笔着墨,遒劲飘逸;宋篆即《祖无择三言诗勒》,位于唐隶对面,高约5米,宽约6米,共102字,由祖无择题诗,苏唐卿书,王公衮刻,成于宋庆历甲申年秋七月,笔力苍劲,结构严谨,作风古朴。

镇江焦山碑林

又名宝墨轩,位于镇江焦山定慧寺东,由摩崖石刻与碑林石刻组成。

摩崖石刻环集于焦山西侧峭壁,绵延200余米,气势磅礴,存有六朝以来石刻一百余方,真草篆隶,各具风采。历代书家尊称"大字之祖"的《瘗鹤铭》原址,即位于此。摩崖上现存唐刻《金刚经偈句》、宋刻《壮观亭址瘗鹤铭》、《米芾题名题刻》、《陆游踏雪观瘗鹤铭》等,均属上品,弥足珍贵。

碑林陈列始于北宋庆历八年(1048)所建宝墨亭,明代扩建为宝墨轩。镇江市于1991年在此设焦山碑刻博物馆,占地7000平方米,藏碑300余方。著名碑刻有《瘗鹤铭》、唐《魏法师碑》、《陇西李府君墓志铭》、宋《蓄狸说》等。

高邮《秦邮帖》

《秦邮帖》四卷,清代嘉庆二十年高邮知州师兆龙集苏东坡、黄庭坚、米元章、秦少游、赵子昂、董其昌等名家书法,由著名金石家钱泳摹刻,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。旧拓裱本二册,有二十余字损。

溧阳《淳化阁帖》

《淳化阁帖》号称法帖之祖。现全国仅保存两套半,两套存在西安、半套在溧阳。

《淳化阁帖》是宋淳化三年(992),宋太宗赵炅命诗书学士王著选择内府所藏历代法书,摹在枣木板上,取其拓本作为恩赐文武大臣的珍 品。系我国最早最著名的丛帖。

溧阳现存《淳化阁帖》刻石是据明代万历四十三年(1615)肃王府重刻本翻刻的,明万历年本由于良工雕刻精细,保持了原版的笔锋,几可与淳化刻本媲美。据传溧阳这套刻本是明赵王府下嫁郡主时,作为陪嫁品携至溧阳别桥镇虞家的,由于时间久远,战事频繁,原刻石仅存一半,现收藏于别桥镇中。

桃花坞木刻年画

江南一带著名的民间木版年画,因产于江苏省苏州市桃花坞而得名。始创于明代,盛于清雍正、乾隆年间,后因石印术兴起,逐渐衰落。印刷方法兼用着色和彩色套版。风格上受传统木版插图的影响,清代中叶的部分作品也受到欧洲铜版画的影响。题材多样,有"大庆丰年"、"岁朝图"、"姑苏万年桥"、"合欢"、"白蛇传"等,备受群众欢迎。

扬州八怪字画

清代乾隆年间在江苏扬州卖画的八个代表画家作品的总称。八怪一般指汪士慎、黄慎、金农、高翔、李鱓、郑板桥、李方膺、罗聘。亦有将高风翰、边寿民、杨法、闵贞、陈撰等列入八怪之中的。他们作画多以花卉为题材,亦画山水、人物,能不拘前人陈规,自成一格。

八怪均能诗,擅书法或篆刻,讲究诗书画的结合,与当时所谓"正统"画风不同,遂有"八怪"之称。他们的笔墨技法对近代的写意花卉影响很大。

责任编辑:system